我们身处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重塑我们所有的学习方式。面对未来人类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可能存在的断崖式差距,不管城市还是乡村,没有一个孩子应该输在起跑线。
为了推进浙江省千所中小学校“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浙江锦江公益基金会联合宁波华茂教育基金会、杭州市德信蓝助学基金会、都市快报快公益共同发起了共同发起了2019年“浙善城乡同步课堂”公益项目。距离衢州城区30公里,有一所乡村薄弱小学——航埠镇民族小学。学校共六个年级,144个孩子,大部分是畬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校内留守或半留守的孩子超过60%。并且因为地处偏僻,教师流动性特别大,任课老师常常一年一换,教学质量也一直处于中下水平。2007年,航埠镇民族小学变成了大成小学民族校区。两校以“名校托管乡村薄弱学校”的方式,同步教研,同步管理。启动仪式上,浙江锦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志平发表讲话,他说,“缩小基础教育鸿沟,促进教育公平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今天这场活动,可以助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衢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姚文湧首先对“浙善城乡同步课堂”公益项目表示感谢,并指出此次项目对衢州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2020年,我们计划形成有衢州特色的同步课堂新形式,建立起“互联网+义务教育”的常态长效机制。
“浙善城乡同步课堂”公益项目向衢州市教育局捐赠50套同步课堂设备
宁波华茂国际学校绚彩国际艺术IAA总负责人 - 孟繁琦
宁波华茂国际学校绚彩国际艺术IAA(下简称“绚彩华茂”)总负责人孟繁琦进行了主题演讲。绚彩华茂基于STEAM教学基础,深化剖析“A”(艺术)在STEAM教育框架下应具备的特殊内涵以及价值属性,以设计思维为方法论,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在一个多元时空中完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我们的孩子面对的都将是高速发展的创意时代。科技是冰冷的,艺术是有温度的。它对每一个生命个体予以尊重,它是联结这个多元世界的纽带。我们希望艺术为每一位学生赋能,让他们学会更好地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挑战。
下午15:00,来自绚彩华茂教师董家辰,给大成小学和航埠镇民族校区的50个孩子,带来了一堂“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同步课程。这是一次特殊的课堂,区别于普通学科教学,此次课程的主题是STEM+Arts,综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学科知识,锻炼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STEM+Arts第一课
受援学校:大成小学航埠镇民族校区
授课老师:董家辰
绚彩国际艺术IAA组插画、工业设计导师
中国美术学院CAA产品设计学士
英国金斯顿大学KU产品与家具设计硕士
课程主题:小小设计师——给老人大大的温暖
课程开始前,董老师先让大成校区和民族校区的同学们互动。同学们对于通过线上视频进行课堂互动的形式都感到很新奇,很有趣,对此次课堂充满了期待。通过这种方式使两地的同学们消除地域的隔阂,增强互动性与真实感。
课堂正式开始。同学们都闭上眼睛,“叮”一声后,现在已经是2090年了,我们都变成什么样了?
两校的孩子说:80岁啦!那么,如果变成老人家了要怎么办?接下来就是体验时间,同学们用现场的工具,体验一下变成老人的感觉。
用纱布遮住眼睛,看书就看不清了;戴上厚厚的手套,模拟老人家翻书,不仅完全翻不动书本,系鞋带也很困难;带上耳塞,听不清楚同学们的声音。
两个校区的同学们在亲身体验过老人的感受后,思考老年人的生活还会有些什么问题,那么,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要怎么办呀?
“叮”同学们梦醒了,现在同学化身知名产品设计师,通过衣、食、厨房、卫生间、行五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解决老年人要面临的各种问题。
过年吃团圆饭时,同学们可能会观察到老人们往往只夹眼前的菜,而且通常会早早离席,吃饭手很抖会把食物洒满桌,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身为设计师的同学们可以给他设计一组防抖的餐具。
爷爷的背弯得很厉害,坐久了会不舒服,那我们可以给爷爷设计一把坐着很舒服的椅子,或许边上可以多个放拐杖位置。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同学们对于如何进行产品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加下来就是同学们的时间了,五分钟的讨论、设计过程,同学们进行头脑风暴,回想身边老人生活的小细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讨论结束,产品发表时间到了!卧室、卫生间、厨房等不同场景下,怎么帮助老年人呢?
有同学说奶奶做菜的时候,由于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常常忘记有没有放盐。所以我想设计一个机器,帮助奶奶精确地放盐。
还有同学说,老人家穿衣服的时候,由于关节会不灵活,穿衣服很困难,我想发明一个可以帮助老人穿衣服的衣架。
课程结束前,董老师还给同学们布置了课后作业。
Q:奇思妙想要怎么落实呢?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些类似的产品,再想想如何改进和改善。
那么此次STEM+Arts的城乡同步课堂就到这里结束了。在此次课堂中:
①我们以学生为中心,通过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项目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观察,积极地收集信息、探讨方案,用小组协作的方式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②用互联网+的形式,将城乡课堂联结起来,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教育资源差距。
STEM+Arts是绚彩华茂基于STEAM教学上产生的。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它打破了学科的“筑墙”,培养学生创造力、打破隔阂、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CIENCE 科学
TECHNOLOGY 技术
ENGINEERING 工程
ARTS 艺术
MATH 数学
我们在课前得知,这是当地孩子上的第一节STEAM课程,民族校区的老师都有一些忐忑。孩子们是否能快速适应多学科融合的课堂、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面对不同的学生,双方老师所期待的教学效果是否可以在同一课堂实现,都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使得这一创新型城乡同步课堂的探索本身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里,STEAM课程是科技类课程,而艺术思维与美学素养常常被忽视。我们强调艺术Arts在STEAM课程中的重要性,它决定了看待世界的视角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本次项目主题是针对老年群体的产品设计,老龄化问题不管在城市和乡村都有普遍性,民族校区留守及半留守儿童超过60%。通过这一主题,我们希望给孩子观察世界的全新角度,引导两校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和事物,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会责任感。
社会经济条件并不是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决定因素。不同生活经历和环境的学生,为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情境和经历,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视野,并鼓励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学会如何合作、相互学习,理解他人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中生活,以及他人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课堂。我们希望STEM+Arts城乡同步课堂的出现为每位孩子提供相对平等的优质教育资源,使他们有更公平和包容的价值观,更好的创造力、共情能力与交流能力。锦江公益基金会将联合各合作伙伴,在捐赠硬件设备的基础上,为浙善城乡同步课堂提供更多优秀的教学内容,推动教育均衡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