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锦江公益基金会

共创“科技向善”的力量|"企业创新大家谈”在杭成功举办

科技创新是未来公益发展的风向标,是未来公益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锦江公益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科技向善,积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绿色发展、绿色生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自身重要使命之一。


3.jpg


14日上午,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重点活动之一——“企业创新大家谈”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浙江锦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吴悦出席,来自全国学会、杭州相关院士工作站、企业科协、学会,科技创新型企业代表约200人参加活动,活动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浙江省科协、杭州市科协承办,余杭区科协、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经济生活频道、浙江锦江公益基金会等单位协办。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发表讲话


宋军在讲话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成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颠覆性技术不断产生,导致企业竞争“不出众,就出局”。“跨界融合”的创新途径,生产要素全创新链条的共享共创,资源全方位的深度聚合裂变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科协深入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聚焦“产学融合”实施“百千万”服务区域发展行动,推出“问题库”、“成果库”、“人才库”,加快建设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即绿平台)和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努力引入科技“快、变、量”支撑加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他表示,希望这次活动能够成为企业创新创意理念、共享创业创造经验的“思想盛会”,联手各界开展协同创新的国际化“合作平台”,成为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勇于创新、勇立潮头的“加速驿站”。


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


柯吉欣副市长在致辞中表示,杭州是勇立潮头的创新活力之城,近年来科技创新质效齐升,创新型企业集群日益壮大,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了阿里巴巴、网易、大华股份、海康威视、华三通信等一批大牌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16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杭州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收获政策、人才、平台、资本和环境“五位一体”的生态体系支撑。杭州连续8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一。今天在这充满科技创新动能的梦想小镇里,企业家们共同探讨“创新”这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希望以此为契机,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促进产学研进一步融合,将创新创业进行到底。


浙江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院病理科医学博士丁列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陈云敏


本次“企业创新大家谈”围绕“新理念 新技术 新模式”主题,汇聚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与企业精英,聚焦企业创新热点、难点话题,开展主旨报告、高峰对话等活动,弘扬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促进企业家与科学家之间的深入交流,推动全社会弘扬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陈云敏做《基础研究支撑产业创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用》主旨报告;由浙江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院病理科医学博士丁列明做《加强自主创新 提升中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主旨报告。



“高峰对话”环节,围绕“新技术时代民营企业要成为创新主体”,“民营企业创新的短板及成因”,以及“如何借力省内资源解决创新问题”等三个主题,邀请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章丰、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力军、个推创始人兼CEO方毅、杭州迈迪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周文莉等五位专家,畅谈企业创新理念、共享创新创业创造经验。



本次活动上还举行了中国科协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绿平台发布仪式。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苏小军详细介绍了绿平台的源起、定位、功能和机制。据悉,绿平台是中国科协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汇聚融通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平台目前汇聚超过15万台仪器设备,提供包含生物、医药、化工、食品、机械、农学等专业领域的仪器预约和送样检测服务;汇聚各类行业专家13000多位;整合科协系统和众多第三方科技成果库8000多个。此外,平台还汇聚了3000多万条专利信息、5万多条政策信息、2万多条综合资讯,并有10万余家企业上线注册。


锦江公益基金会通过协办“企业创新大家谈”活动,及筹建“益创空间”等公益行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积极交流互鉴,促进科学成果共享,为实施“生态中国、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战略,贡献“锦江智慧”和“锦江力量”。